每天500字:为什么财务自由才是职场最大的骗局

09:21

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自己关于财务自由的了解是从「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上来的,书上写的的内容和方法由于时间久远有些模糊了,但是关于“财富自由”几个字却一直印象深刻。后来听笑来老师的一些讲座,他也提到了财富自由,并用自身的经历作为案例,生动的告诉大家什么样才是真实的财富自由。

有了案例自然就好理解多了,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从笑来老师这里明白了财富自由的真正模样,于是大家纷纷若有所思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别的不说,笑来老师关于写作和灌鸡汤的能力在现今是首屈一指的,他说了“大家也可以像他这样财富自由”,于是大家也就纷纷信了,笑来老师后来来办了很多讲座,还身体力行的讲了很多例子,也拿出了很多方法,鼓励大家尽快财富自由。

于是很多职场的人开始拿着这个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标,大家纷纷开始学习写作,学习英语,学习区块链。于是朋友圈里面出现了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开始疯狂的阅读,读各种老师推荐的各种书籍,他们开始打卡背单词,开始学习写作,上各种培训班。想变得财富自由的人更多了,实现财富自由的人并没有那么多。大家都在追寻,但大部分人不可能成功。

对大部分身在职场又向往财富自由的人来说,「财富自由」就是一碗毒鸡汤。为什么这样说,财富自由目的是打造自由,而对企业来说,是希望大家凝聚在一起为老板赚钱,相比较个人能力来说,企业看重的是大伙拧成一股绳,财富自由倡导提升个人能力,打造个人平台。这两个事情在根本上就是矛盾的。

拿着财富自由做目标在职场上练习的人来说。目的不一致一定会造成做事方式的偏差,职场一定是一个以目标为导向的场所,企业文化的指导意义就是鼓励大家为盈利负责。而对财富自由来说,一切都以个体成长为目标,大家要关注自身成长,投资对个体发展有利的事情。

毫无疑问,这两者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看起来也是不可调和的。职场的成功也无法代表就可以财富自由。反观很多已经财富自由的人,其实在职场上的表现的确缺乏可陈,当然这些人也很优秀。但是在在职场的表现看的确实你为企业的付出,看的是奉献。这和自我提升所倡导的是不同的。很多人员工当的很失败但是在老板的位置上却干的顺风顺水就是这个道理。

今天看了一篇别人的改我的文章,感觉到了差距,还是需要努力啊。

谈几点感觉:

第一是结构更加有力量: 改文结构为: 一、京信通信的产品、技术、服务和实力 二、京信通信丰富的电车项目经验 三、政府助力企业转型,拼搏未来,区内采购互相采购,推动黄埔区产值大发展。 四、京信通信一实力和品质球生存和发展,感恩政府、回馈社会,诚邀领导莅临考察。

原文结构为: 一、转型求突破,拓展行业应用 二、项目背景,黄埔区有轨电车一号线 三、轨道项目实施经验 四、助力企业转型

对比分析后,显然改文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原文在叙事的逻辑上有些混乱。

第二方面在文字方面 改文除了对结构的调整外,对文字方面的比较大的调整还是精简,对文字进行了精简,在表达含义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了字数,句子更间断了,也更有力量。

改文不知道是谁处理的,我认为还是很不错,是学习的榜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