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500字:碎片化阅读

08:55 广州

现在智能机发展的的无比的迅猛,掌上设备现在已经几乎无所不能。以前大家觉得非常复杂的事情,现在大部分时候取出手机来掉出APP几乎几秒钟的时间就能解决。这在十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手机基本上是我的第二部电脑,除了必要的通信沟通的功能外,它还承载的信息查询,日常事务处理,公务的功能。

高速的4G网络,运行速度飞快的手机芯片,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几年前我们必须在办公位上,在电脑上完成的工作,现在已经很多都被电脑取代了。我可以通过手机浏览和回复邮件。这在十几年前简直不可想象。我可以用手机订酒店订机票,从下单到支付只需要动动手指也就是几秒钟的事情。

高清的屏幕,海量的存储加上无所不在的网络,移动终端阅读迎来了一个无比辉煌的时代。曾经被主流作家们鄙夷的网络写手,现在一个个都成高山仰止的大神。据数据统计,2017年网络作家收入排行榜上,排名第一的唐家三少的版税收入达1.2亿人民币,第二名的天蚕土豆和第三名的我吃西红柿分别为六千万人民币和五千万人民币。

这是一个无比辉煌的年代,这一代的年轻人不再百无聊赖,他们在闲暇的时间总是低着头,死死地盯着手里这个无比精彩的盒子。最近这一两年,碎片阅读作为一个新的名词出现在大众视线,与之对立的都是我们传统的书本阅读。技术的发展为碎片阅读提供了沃腴的土地。方寸之间新闻、资讯、干货、名著、网文可谓应有尽有。

碎片阅读的优势很大,智能终端的可移动性让人可以随时随地的掏出手机进行阅读,等车坐车,吃饭排队都是良机。有些人哀叹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大家一起吃个饭,等菜的间隙不再高谈阔论,交流沟通,而是纷纷拿出手机抢红包,看新闻,追综艺,刷微博。这是一个现象,也是一个技术发展而带来的现实。

我是比较早进入碎片阅读的,两千年初我就买了第一步PDA,那个时候手机的功能远没有现在强大,PDA有点像现在的智能机了,但是没有电话功能,在性能还有硬件上当然是差几个台阶,甚至不能上网,只能通过数据线传输,当然,有些高端的机器是可以使用WIFI的。

加上早先的PDA和后来的手机,我陆陆续续用智能终端读了差不多十年的电子内容。收获当然是有的,但失去的也很多。碎片化阅读最大的问题就是虽然读的多但是记不住,所有的知识都是零碎的。干货甚多但不成体系,很多人就用短短的几千字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而已。

其次就是讯息的质量,传统的出版业,编辑的作用非常重要,这人都是专业人士,他们负责出版物的基本审核,水平过低或者内容不真实的就退回去了,但是现在随着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的兴起,你会看到大量的没有经过过滤的信息,很多人在网络上宣泄自己扭曲的价值观和狗屁不通的文字,丑陋的图片及视频。

我一直支持阅读电子化,但我这段时间基本不在微博,朋友圈及自媒体平台上花时间了,我开始慢慢的重新拿起书本,电子的还有实体书。书本的文字质量还有信息承载的质量,的确远远的高于现在的网络媒体。我认为如果想提高自己真正的认知水平,还是要多看看书。

10:52


公众号:你想看的World(Youw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