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500字:钱能买到的,都是便宜的
08:36 广州
随着年龄增大,越来越爱思考投入回报,更关注效率一些。现在的生活成本越来越贵,越来越多的东西待价而沽。从前,教育是一个行业,很多人在里面摸爬滚打找饭吃。而到了2017年,很多人都说这是「知识付费」的元年,一时间硝烟四起,各路神仙开始出来吆喝挣钱。
如今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年轻人都开始为自己的「中年危机」忧虑,移动互联网的便利,让更多人开始更加便利的从网络上寻找生活和技能成长的经验。雨后春笋一般,各种各样的社团型学习社区开始出现,一些在行业里有经验的人纷纷开始收割观众。
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简书、得到,喜马拉雅等一系列的网络平台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付费频道。专业人士利用前些年在微博上,公众号上积累的人气开始进行画地圈钱。
英语好的教你学英语,以前免费分享的文章和经验现在都要付钱入群才能看,公众号找找写手就好了,社团经营才更容易来钱啊。
能写文章就开写作培训,说说大学写作课里的一些基本要点。点评一些热点文章,告诉你「热文有套路」。
啥也不懂的就开班教你新媒体玩法,告诉你怎么玩平台,怎么投机取巧,怎么蹭热点。
为什么说现在是知识付费的元年。
因为所有的技术平台都准备好了,就等着收割智商了。
移动互联网的强社交网络,一秒钟直接互联,你和业界大牛面对面。
高速网络为一对多的视频及语音分享创造了技术条件。普通的家用网络,一杯茶,一部电脑或者平板,视频语音直播的效果已经非常流畅。只要你有人气,一小时十万不是梦想。
公众号、简书、微博等社交平台,让大V们首先占领了舆论的高地,网络传播的特点又决定了越有资源的个体越容易营销。
但是,问题来了,很多人买了课,进了群,见了老师,他们就能成功吗?
其实现在的网络知识服务营销的手段和健身房年卡的销售思路惊人的一致,有数据统计,付费购买健身年卡的人,有90%的使用率低于每月一次。这其中的情况和知识付费及其相似,我年初购买了「天天用英语」付费课,课程不贵,365元也就是一天一块钱。但是实际投入的上课时间不到30节。
在这个问题上,90%的人都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很多人高估了自己的自律能力。 第二:很多人低估了自己的忙碌程度。
现在的付费课程几乎都是给成年的人准备的,这一波的智商收割季节面向的也是这些在学校里没有学会如何成长的人。
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坚持,其实如果可以坚持早都掌握了这个技能,这和卖课进社群没有关系,指望别人激励自己帮助自己的人,弱的连自己的渺小都不敢看。
很多人低估了成年人掌握技能的困难,你有工作,有上司有同事,必要的社交公务是要时间经营的,你或许还有男女朋友,妻子孩子,父母亲属。每天一个小时坚持一年的确可以让人蜕变,但有多少人可以天天如此?
对知识付费来说,我认为用钱买到的只是课程,_买课_和_掌握_根本就是两回事,很多人买课的目的就是消除焦虑,用这种方式暗示自己已经开始努力。
能用钱买到的都是便宜的。
最珍贵的是坚持不断的改变自己。
08:52
公众号:你想看的World(Youw2s)
